目前,我国新材料产业逐步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史跨越,品种门类逐步齐全,在超导、人工晶体、硬质合金等方向上居国际重要位置。但与规模快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很多制造业发展必需的关键核心材料尚未突破,长期处于受制于人的状态。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
一是基础性先导性研究不足,新材料前沿领域长期处于跟随状态,石墨烯、碳纤维、光纤、稀土永磁等当前热点前沿领域都诞生自欧美国家,我国学者更多的是进行改良和延伸。二是重科研、轻应用现象突出。我国新材料领域专利申请量已经居于世界前列,这与我国新材料产业研发能力不足、产品提升诸多短板无法突破形成强烈反差。三是政策支持碎片化分散化,新材料产业诸多卡脖子领域难获足够支持。四是标准体系不健全,科研成果共享水平不高。部分领域还没有形成适合我国国情及技术水平的牌号体系,缺乏公共性的研发数据集成发布平台,很多材料研发和测试都属于低水平的重复。
下一步,必须加强统筹,继续提升增强新材料产业的创新能力,谋划新材料产业跨越发展的突破口。一是加大新材料领域基础性研究,对于一些严重制约制造业发展的材料短板,要加快设立重大专项,集中突破。二是完善新材料产业创新环境,建立更为灵活、更为宽容的创新管理体系,为科研人员“松绑”。三是强化示范引领和产业协同,继续实施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机制试点工作,加强国家层面对新材料研发成果的认证推广。四是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统筹各部门各地方资源,加强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战略指引,形成长效机制。五是完善新材料标准体系建设。参考欧洲、美国先进经验,按照性能、工艺等进行分类整理,建立符合我国情的材料牌号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