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至12月,教育部组织对工程和材料领域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展了五年定期评估。现将评估结果及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材料领域49个参评实验室中:8个优秀;36个良好;其余(5个)实验室评估结果为整改或未通过定期评估。
工程领域96个参评实验室中:17个优秀;69个良好;其余(10个)实验室评估结果为整改或未通过定期评估。
评估结果为优秀的实验室可由教育部优先推荐申报国家科技创新基地。
材料领域
|
序 号 |
实验室名称 |
依托单位 |
结果 |
|
1 |
纳米器件物理与化学 |
北京大学 |
优秀 |
|
2 |
新型功能材料 |
北京工业大学 |
优秀 |
|
3 |
空天先进材料与服役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优秀 |
|
4 |
超细材料制备与应用 |
华东理工大学 |
优秀 |
|
5 |
生物医学材料与工程 |
华南理工大学 |
优秀 |
|
6 |
先进材料 |
清华大学 |
优秀 |
|
7 |
有机光电子与分子工程 |
清华大学 |
优秀 |
|
8 |
先进陶瓷与加工技术 |
天津大学 |
优秀 |
|
9 |
功能分子固体 |
安徽师范大学 |
良好 |
|
10 |
三束材料改性 |
大连理工大学 |
良好 |
|
11 |
材料各向异性与织构 |
东北大学 |
良好 |
|
12 |
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 |
东北林业大学 |
良好 |
|
13 |
纺织面料技术 |
东华大学 |
良好 |
|
14 |
有色金属及材料加工新技术 |
广西大学/桂林理工大学 |
良好 |
|
15 |
超轻材料与表面技术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良好 |
|
16 |
工程电介质及其应用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良好 |
|
17 |
光电带隙材料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良好 |
|
18 |
有机硅化学及材料技术 |
杭州师范大学 |
良好 |
|
19 |
生态环境与信息特种功能材料 |
河北工业大学 |
良好 |
|
20 |
特种功能材料 |
河南大学 |
良好 |
|
21 |
功能材料绿色制备与应用 |
湖北大学 |
良好 |
|
22 |
汽车材料 |
吉林大学 |
良好 |
|
23 |
光电化学材料与器件 |
江汉大学 |
良好 |
|
24 |
稀贵及有色金属先进材料 |
昆明理工大学 |
良好 |
|
25 |
磁学与磁性材料 |
兰州大学 |
良好 |
|
26 |
有色金属合金及加工 |
兰州理工大学 |
良好 |
|
27 |
软化学与功能材料 |
南京理工大学 |
良好 |
|
28 |
先进能源材料化学 |
南开大学 |
良好 |
|
29 |
橡塑材料与工程 |
青岛科技大学 |
良好 |
|
30 |
材料液固结构演变与加工 |
山东大学 |
良好 |
|
31 |
薄膜与微细技术 |
上海交通大学 |
良好 |
|
32 |
新材料界面科学与工程 |
太原理工大学 |
良好 |
|
33 |
先进纺织复合材料 |
天津工业大学 |
良好 |
|
34 |
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 |
天津工业大学 |
良好 |
|
35 |
显示材料与光电器件 |
天津理工大学 |
良好 |
|
36 |
先进土木工程材料 |
同济大学 |
良好 |
|
37 |
纺织纤维及制品 |
武汉纺织大学 |
良好 |
|
38 |
电子陶瓷与器件 |
西安交通大学 |
良好 |
|
39 |
超常条件材料物理与化学 |
西北工业大学 |
良好 |
|
40 |
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技术 |
湘潭大学 |
良好 |
|
41 |
先进纺织材料与制备技术 |
浙江理工大学 |
良好 |
|
42 |
材料成型及模具技术 |
郑州大学 |
良好 |
|
43 |
有色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 |
中南大学 |
良好 |
|
44 |
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功能材料 |
中山大学 |
良好 |